战功赫赫的大名功臣徐达最后是怎么死的
后世对朱元璋争议比较大的一条,就是他对功臣大开杀戒。
民间还盛传着蒸鹅杀徐达,即:徐达得了背疮,朱元璋明知他不能吃鹅却偏偏送去蒸鹅,徐达明白了皇帝的用意,就含泪吃下,结果疮发而亡。
野史传说,可信度低,这种蒸鹅的记载,出现在徐达死后的一百多年。
如果朱元璋真要杀徐达,可以找无数个理由。
何况,医学证明,得了背疮的人,即便一日三餐吃蒸鹅也吃不死。
在洪武十七年,出现一中天文现象:太阴星犯大将,对于这种天象,朱元璋十分不高兴。
十二月,就从北平传来消息,徐达得了背疮,后来经过医疗和调养,有所好转。
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,徐达南征北战,可谓战功赫赫。
徐达的能力、人品都被朱元璋所认可,因此也是朱元璋极为信任之才。
徐达为人寡言少语,但心思缜密,他纪律严明,诸将领都对他敬若神明。
他每次领兵出征,所攻之城,不乱杀人,也不扰民。
徐达很少杀俘虏,与部下同甘共苦,士兵不能吃饱,他也饿着肚子;士兵没有安营扎寨,他就不睡觉;他经常慰问伤员,给他们医疗。
对那些敢于违抗军令的,徐达也毫不客气,直接斩杀,以儆效尤。
总之,徐达是一位文韬武略又谨慎的帅才。
朱元璋曾高度评价徐达: 受命而出,成功而旋,不矜不伐。
妇女无所爱,财宝无所取,忠志无疵,昭明乎日月,唯大将军一人而已! 如果说刘伯温是大明王朝的张良,李善长是大明王朝的萧何,那徐达就是韩信级别的人物。
甚至,他在大明王朝建立的过程中,立下的功劳乃至人格魅力,已经超越韩信在汉朝的表现。
徐达自从追随朱元璋以来,攻克集庆,鄱阳湖大战,击败陈友谅;围困平江,消灭张士诚;北伐中原,攻克元大都等,明朝来过前后重大的军事行动,徐达几乎全程参与。
毫不夸张地说,朱元璋得天下,一大半的地盘是徐达打下来的。
在明朝开国功臣中,论功行赏,没有一个可以与徐达相媲美,他是明王朝的擎天一柱。
明朝建立后,徐达多次领兵北伐,抗击元朝残余部落,为明朝边关的稳定再立新功。
洪武九年的一天,朱元璋把徐达请到宫中,两人促膝而谈。
朱元璋提出,想撮合徐达的女儿和朱棣。
徐达连忙叩头道,小女能成为你家儿媳妇,是我家的荣幸和福分,愿意听从皇上安排。
就这样,徐达成了皇亲国戚。
素有女诸生之称的徐达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,在日后的皇位争夺中,她表现出过人的才华,辅助朱棣,最终问鼎大宝,而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徐皇后。
不仅如此,徐达的二女儿,成了朱元璋儿子代王的妃子,三女儿成为安王的妃子,这种特殊的荣誉,在整个明朝只有徐达一家。
尤为难能可贵的是,徐达虽出生农民家庭,而且是淮西的凤阳人,但却能摆脱乡土观念的束缚,不跟老乡拉帮结派,没有卷入淮西勋贵集团的是非斗争。
淮西勋贵集团的骨干胡惟庸见徐达树大根深,威望高,就盘算着拉拢他,但徐达根本不予理睬。
胡惟庸又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,福寿向徐达告发,徐达便经常提醒朱元璋:胡惟庸这人不适合当丞相,皇上要小心提防后来,胡惟庸因谋反而被杀,朱元璋想起徐达的话,才明白徐达忠心耿耿。
徐达虽然忠心,并且谨慎,但依旧不能免除朱元璋的猜忌。
毕竟功劳大,威望高的臣子,与皇帝有天然的隔阂。
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折中提到,刘基、徐达之见猜,说:视萧何、韩信,其危疑相去几何哉? 朱元璋在给徐达撰写的神道碑中,也承认自己曾因所谓太阴数犯上将的星相而恶之。
此时,徐达已经北咀在身,卧床不起,朱元璋对他不放心,不时派间谍打探徐达的消息。
但是,不管朱元璋如何猜忌,徐达在政治上忠心耿耿,经济上不贪不占,生活十分检点,没有任何把柄可抓,从而避免了兔死狗烹的悲剧。
洪武十八年二月,徐达病情突然加重,不久就病逝了,年仅五十四。
听到徐达去世的消息,朱元璋不知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真情实感,他悲痛不已,为之辍朝,亲自为徐达撰写碑文。
他将徐达追封为中山王,谥号武宁,将他隆重安葬于钟山之阴,而且给予配享太庙和功臣榜第一的待遇。
朱元璋为了表达对徐达的追思,特地让徐达的长子继承了魏国公,三子徐增寿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,四子徐膺绪任军职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。